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贝尔社区 > 贝尔资讯
如何结合教育与技术?
2016-10-17 admin 6 3597

小编按: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技术的力量正在席卷这个时代的一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处的教育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现状如何?技术和教育的关系究竟是怎样?贝尔科教集团董事长王作冰撰文写下了他思考的答案。原文刊载于2016年10月17日《经济观察报》。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带来教育形式上的变革,以技术为导向型的教育项目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而随着技术的更加成熟,未来的教育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育的变化

最近几年,教育的理论和基础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教育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线教育、可汗学院这种形式的兴起对教育带来一定的变革。教育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是技术带来的一些教育方式和形式上的变化。
技术对教育的改变其实是比较慢的。因为教育是需要结果验证的,教育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显现的;另外教育本身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也不是最快、最新的;还有一点就是在人才上,既会技术,又懂教育的跨界人才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觉得技术对于教育的推动一直都相对有限。
随着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技术发展的尾巴应用到教育领域,可能都会给教育带来一些新鲜的变化。时下众多技术导向型的教育企业的涌现揭示着这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因为快要到达临界点。横向来看各个领域,技术的变化都是极其快速的。以前生活中没有微信,技术带来了沟通方式的变革,可能5年之后,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汽车。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的发展,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变化都是巨大的,教育领域相对落后,但会有一个长尾,随着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虽然会变得比较慢,但是一定会带来变革。

技术对教育上最大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在线教育的兴起。事实上,在线教育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探索,但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形成商业模式和商业规模。在线教育的弊端在于:第一,缺乏场景化,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缺乏情感价值观的沟通,缺乏沉浸式的应用场景的持续性。
我看重线上的部分,把线上理解成对教育本身的服务和效率的提升,也认为未来的教育一定会走到一个以线上技术提高效率,线下场景为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线上线下逐渐融合的阶段。贝尔自己就在做这样的尝试,除了分布全国的贝尔机器人学院和玛酷机器人学院之外,我们也在构建网络上的游戏化编程学习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教育方式与体验的互补融合。
但我仍是线下教育坚定的拥护者,为什么?如果真正关注教育本身的人会明白,线上的体验无论多好,都很难解决教育本身有效性的问题。教育需要场景进行知识的传达,营造的现场氛围以及社交的属性都是学习当中很重要的部分。脱离了场景的纯线上会使坚持变得极其困难,而线下的场景恰恰可以补充。所以,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线下如果能够把线上融合一点是现在目前最好的教育方式。
不过,AR、VR的出现,带来体验感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肯定会给教育的变革带来巨大的推动。我非常看到在线教育领域与VR技术的结合,这可能会使在线教育有所突破。

教育与技术的结合

谈到教育和技术结合,我认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工具型和应用型。工具型,从工具的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实际上在任何一个行业,技术可能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在教育行业也是一样的。它更多的涉及到管理系统、IT系统,通过技术实现对教育企业的改造,完成企业管理的升级。譬如,老师排课在传统当中可能是人工操作,但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都变得自动化了。另外,老师批改试卷,从以前手工批改到现在利用扫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这就是工具型的应用。
还有一种应用型就是真正用于教学的,辅助教育本身的应用。例如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完成了教学目的、做了某种课件、用科技的手段做了个机器人能辅助老师教学,这些都是应用型的。
不得不说,应用型的教育应用还没有完全过关,目前最大的问题仍是体验感差,用户体验未能达到与现实用户交流体验的感觉。体验感问题实际上体现了科技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技术成熟度OK的时候,才能真正把应用逐渐完善。而现在的解决方法就是要么通过设计规避这种技术达不到的缺陷,要么对于技术解决不了的事情,或者是还没达到完善的地方用人力来补充。

相比而言,工具型的教育产品已经比较发达了,接下来可能会往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答题来判断存在哪些知识点漏洞的应用,这都是通过人工智能去提升判断力和鉴别力。
工具型和应用型是我从技术的角度对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进行的分类,但无论哪种类型,教育与技术都不能本末倒置。说到底,VR、AR或者机器人都是工具,真正在教育领域对孩子和教育有帮助的一定是教育本身,这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能不能教给人东西,有效的教别人东西。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能跟风,机器人火就做机器人,VR火就做VR。一定要清楚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客户需要教育产品,那技术、产品都不重要,真正要了解清楚教育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能不能满足教育本身。实际上,从技术到教育非常难,应该反过来,从需求然后到技术。真正要对教育本身理解,把技术融入到教育,而不是把教育融入到技术里,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举例来说,一节地理课,我们首先要想课程怎么设计,如何达到直接有效的教育目的,然后在这种课程设计之下,去寻找符合这种教育理念的产品,再去开发VR上的产品。这样的话,科技会对教育的改变会更有效。


科技的普及一定会带来教育形式上的变革,但教育流派、教育理论的东西目前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中国目前的教育形式,“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实际上借鉴了苏联的一套教育模式,在当时没有任何技术的环境下,这种形式成为了当时的教育流派。当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表现形式发生巨大的丰富的变化的时候,那自认而然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理论,从表现形式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教育流派,形成一套规范的方法。
所以,技术推动如果能诞生教育流派,这才是对教育真正根本性的改变。而教育理念、教育流派甚至教育理论基础的诞生要只有跟技术进行深度结合,才能带来巨大的改变,否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从教育形式,最终是教育目的,中间的过程是一套教育方法,这个完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流派。
回到最初的问题,未来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形式可能会百花齐放,形成N多种方法和流派,然后回归到一个集中,最终会出现留存。因为技术的推动,教育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自然会有各种方法和理论的诞生,是否有效需要探讨,但技术最终会推动一个真正变革的教育流派的诞生,贝尔希望自己能做这个新流派的探索者,当然这个诞生需要时间去验证的。


返回列表